

近日,河北省围场县供销总社与陕西省洛川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推动“围场马铃薯”与“洛川苹果”两个地理标志产品的跨省联姻。通过双方共享销售渠道,围场县马铃薯、杏仁露、沙棘汁等特色农产品走进黄土高原,洛川优质苹果北上塞罕坝。这种“产地互换”模式不仅破解了农产品销售半径局限,更形成了“1+1>2”的品牌叠加效应。
为持续深化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围场县供销总社主动打破地域界限,积极与承德市各县供销社和多伦、蓝旗等毗邻地区供销社以及京津冀地区供销系统对接,多措并举,加强合作,不断凝聚供销系统合力,形成规模效应。与天津市宁河区、宝坻区供销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动马铃薯、西红柿、时差菜等大宗农产品外销,年销售额 5000多万元,同时引进天津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在围场销售。
同时,围场县供销总社还不断加强与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的广泛合作,推动农特产品销售。与中石油、大港油田、华北石化等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年销售农副产品120余万元,并在华北石化食堂开设了消费帮扶产品专柜。年初,在江苏省仪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了150平方米围场特产展销中心,完成销售额10万多元。近期,又与上海我店网络科技公司签订马铃薯销售合作协议,让围场马铃薯搭上“数字快车”。与围场驻京流动党委联合成立了商贸公司,推动农产品进入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市场。
围场县供销总社以开放合作的理念,通过实施“联合合作”战略,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全系统销售额逐年增长,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让更多围场农产品实现“突围”走向全国。
(责任编辑:李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