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阵地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将供销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农服务情怀,把“扁担精神”“背篓精神”自觉转化成为生动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成长。
强内涵,打造文化育人新阵地
学生参观校史室,了解学校发展沿革、
学校大力挖掘校史党史资源,发挥党建引领强大作用,重温供销社为农服务初心,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2022年9月,新建了党史馆、校史馆、供销文化长廊等红色文化育人阵地和学生爱校荣校的教育基地,使其成为见证峥嵘岁月、再现历史“原味”、传承红色基因、最有说服力、最生动的教科书,引导广大师生从党史、社史、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发扬先辈们的优秀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激活力,思政铸魂育人开新局
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林德顺在“开学第一课”中讲述供销精神
学校把“开学第一课”作为思政课教育重要内容,坚持党建引领,思想铸魂,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供销人。铭记供销社的发展历史,学史增信,学史明理,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是每一位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林德顺同志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中说道,并勉励大家要树立爱国奉献的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努力增强技能本领,厚积成长力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专业所长,以技助农、服务为农,在乡村振兴有益实践中绽放青春风采,彰显责任担当,让供销精神薪火相传,熠熠生辉。
强服务,立足专业实践育新人
王品淋同学(左二)正在对无人机进行起飞前检查
学校立足行业特色,以为农服务己任,充分发挥涉农专业优势,通过项目驱动,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创新为农服务新模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2020级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王品淋同学自入学以来就积极投身于春耕备耕、古树防病害、防疫消杀等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从一名“小白”成长为市里小有名气的无人机“飞手”,毕业前已拿到了企业的Offer。“作为供销学子,我会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努力学好、练好专业技能,成为一名职业飞手,为家乡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王品淋同学说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