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
  •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GUNGHSIUH HOZCOZ LENZSE
  • 广西供销合作联社
  • www.gxs.gxzf.gov.cn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市县动态

    北海市供销社: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2025-04-03 16:19     来源:北海市供销社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北海市供销社坚持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快完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要素保障机制,为助力全市农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强市作出供销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系统谋划重大项目,加快补齐设施农业短板

    围绕农资、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收储等重要环节,加快整合系统自有和政府支持的土地要素等资源,谋划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农资仓储等项目,为全市现代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提供新动能。一是系统谋划北海市福成供销社智慧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依托福成供销社58亩土地,拟投资9000万元建设集商业、农贸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等功能的批发市场项目以提升福成镇自治区级设施农业产业区农产品流通集散设施水平。二是推动合浦县农村现代物流项目开工建设。由合浦县供销社、广西供销冷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20000多平方米的县域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一期预算投资2742万元北海海鸭蛋、水产品等特色产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三是谋划农资化肥战略储备仓储项目。合浦县供销社争取县党委、政府安排铁山东港200亩土地,投资4.88亿元建设库容10万吨的合浦县农资储备物流中心项目。北海市供销社谋划北海数智农资生产仓储码头物流项目,拟投资5.6亿元建设总库容30万吨、配套进出口码头的化肥战略储备库。

    (二)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构建设施农业要素保障

    建设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构建设施农业发展必需要素保障机制。一是重新恢复中断20多年的农资经营业务,新成立北海市惠泽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通过集采集配、集采直销、统一配送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确保农资价格稳定。目前已与本地8家生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25年建成50家自营农资门店。二是切实扛起农资保供政治责任,提前布局农资采销工作,与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联合下发《北海市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试行)》,从2024年8月份起组织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承储企业积极对接农资供应企业及时做好货源调配,确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不断档。同时,联合全市主要化肥经销企业、生产企业、系统基层农资经营网点搭建化肥储备调运体系。三是积极引进科研院所、研发厂家新种养技术,依托社有企业探索推广设施农业全程配方管理服务、种苗供应、机耕机种、订单收购等社会化服务,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个种养标准示范农场、5个农产品推广示范点,打造供销社农产品安全健康供应链。

    (三)发挥新型主体作用,助力设施农业全链条发展

    北海市供销社系统大力领办、吸纳全市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设施农业种苗供应、测土配方、机耕机种、代购代销等产中前后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领导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年托管土地超过6000亩。其中北海市南康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铁山港区三和西甜瓜良种嫁接苗专业合作社,供应嫁接苗600万株以上,提供技术指导、代购代销等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

    (四)好产销对接文章,推动设施农业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全国供销“一张网”,围绕北海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品牌构建产销对接渠道,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粤桂消费帮扶展销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提升海鸭蛋、西甜瓜、深海网箱养殖等特色设施农产品知名度,2020来共组织赴广东、南宁展销10次,累计签约订单超过1亿元。二是加快构建供销农产品流通平台,设立北海供销绿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冷链仓储、农贸批发市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互联网供应链企业的经验做法,推动市农产品向粤港澳等地区流通,打造特色品牌。

    二、存在问题

    当前,北海市已建成设施蔬菜大棚4.7万亩,其规模居全区第一。尽管北海市现代设施农业前景广阔且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等要素支持不充分。市在大棚果蔬、水产养殖等设施产业方面具备一定规模,但是与产业相配套的冷链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上较为落后,用地指标较少,农村地区缺少规划,制约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业品牌建设落后目前仅依靠提高生产面积等传统办法做大规模,农产品加工、包装、电商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原创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二三产企业主体较少,产品与品牌附加值较低,缺乏品牌文化打造,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是科技支撑不足,缺乏投入资金。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含量不高,智能化、机械化技术赋能不足,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有限。现有政策扶持力度有限,难以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对策建议

    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一是要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土地资源、农村用地指标、土地规划等要素支持,推动重点产区、特色产业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云仓、农产品配套深加工、预制菜、供应生鲜等产业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筑巢引凤”方式培育与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供销社企业主体,打造类似“螺丝粉”等产业集群,不断夯实产业链深度。三是做强产业链文章,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升级。充分发挥供销社联农带农作用,抓好示范农场建设以及农作物种子示范推广,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四是推动数智化赋能,打造北海特色设施农业品牌。积极构建数字化流通体系,推动国企、供销社企业发展“社区团购+产地直供”业务,联合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设“北海特色馆”,拓展线上销售。同时,打响“北海鲜生”品牌,抢占农产品品牌市场制高点,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果蔬展等平台推广,进一步提升北海特色农产品影响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