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梧州水路运输发达
梧州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与粤港澳一水相连,自古以来,交通以水路为主。浔江、桂江在市区内汇合而成西江,而西江流源长远,上游一直延伸到云南、贵州,下游则经广东注入南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梧州水运上通邕、柳、桂,下达粤、港、澳。古代,中原北货南运,岭南南宝北贡,使节行旅,军输漕运,大多经水路过梧州。
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正式生效,是年6月4日梧州正式对外通商,大量的资本、移民涌入梧州,工厂、平码行、银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放后的梧州港,极大地方便了外国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旧时繁忙的梧州港
清末至民国,轮船穿梭往来,来自各国的时钟、搪瓷器皿、铁钉、毛巾、玩具、香烟、火柴、火油等商品和原料,沿着西江源源不断地运到梧州,而广西及两江流域山区的农副产品亦反向流往梧州,当时轮船载着货物从梧州出发,只需一两天时间就可到达广州或香港,然后转口外销到国内外。
兴旺而便捷的水路,奠定了梧州交通的重要地位,六堡茶也在这时通过这条黄金水道开始外销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带。
02
华工的大量需求
晚清后的中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迫于生计,大批华工开始“下南洋”谋生活。
早期的华人主要来自三个地方,一是潮州的客家人,二是闽南的安溪人,三是南方的两广人,各自家乡的茶随船被带到了南洋各地,与武夷茶、铁观音不同的是,六堡茶一开始是被两广人当作生活必需药品随船带出去的。
华工进入南洋各地后,主要从事开矿、种植、制糖等体力工作,尤其在锡矿区,华人矿工高度集中。
马来西亚气候湿热,多有瘴疠疫疾,而锡矿洞内的却是湿冷凛冽,华工们每天都得忍受气温冷热巨大变化的煎熬,洗矿工更是要饱受长时间双脚泡在溪水中上热下湿的苦役,水土不服,恶劣的劳作环境,以及体力透支的劳累,使得华工们常有中暑、风湿、痢疾等风土病发作。此时,矿工们发现那些常喝从家乡带来六堡茶的人很少得病,六堡茶因此而被注意到。
▲六堡镇合口码头
价格低廉耐泡的六堡茶茶性温和,还具有消暑祛湿,调理肠胃的功效,很快便在矿区中流行起来。
当时锡矿供应茶和饭,煮六堡茶是矿区厨役每天都要做的事。他们一大早先用柴起火煮一大铁锅水,之后抓一把六堡茶投入大缸里,待铁锅的水煮沸后倒进缸中闷茶,然后矿工们排队每人领着一壶茶方才进入矿山。据说当年矿场如无提供六堡茶是招不到工人的。
随着使用量的增大,华工们随船带去的六堡茶满足不了需求,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成为必然,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也正是这段华工的血泪史,成就了六堡茶热销的辉煌时期,使六堡茶的发展达到了明清以来的鼎盛时期。
▲拎着茶壶的旷工
当时六堡茶的主产区,茶园漫山遍野,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产量相当高,其他如梧桐、高枧、大宁等地也有相当规模,可以说是盛况空前。每到采收季节,来自广州、佛山的茶商便在六堡合口街开设分号、茶庄,也有直接开秤收茶,最高峰时大小茶商多达数十家。
茶农把加工好的毛茶都集中到合口街,经过筛分、分级后,统一用大箩筐装好,从码头装上尖头船,再经梨埠、封开装卸到大船中转运回广州总号,到达广州后再发往港澳及东南亚。
1940年编修的《广西年鉴》统计数据显示,1935年,广西出口的茶叶达到1128.95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销往东南亚地区的六堡茶。
03
六堡茶是香港茶楼必备的茶品
同期,虽然六堡茶通过香港中转发往海外,但也有大量六堡茶走进了当地的消费市场,融入香港居民的生活当中。
六堡茶被香港茶楼大量地消费,与当地人口的增长及岭南文化密不可分。
自1840年香港开埠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不少来自内地的人员。据《香港经济史》记载,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前,总人口达164万,是1898年的5倍。
早年移民香港主要以福建和两广籍人士为主,这就决定了茶叶消费大部分是黑茶、乌龙茶和白茶,同时,作为岭南文化一部分的茶楼文化也随着他们的到来而在当地兴盛,加上人口的激增,推高了茶叶的本地消费。
▲已有百年历史的香港茶楼老字号“莲香楼”
因价格低廉、适合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六堡茶在那时成为香港茶楼必备的茶品。据1945年编修的《广西农业通讯》记载:“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战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
可惜,战争改变了这一切。
1938年至1941年,广州、香港的相继沦陷,六堡茶水路通道完全受阻,虽有行商冒死穿越封锁线,但出口仍受到严重影响。此后,随着外销市场东南亚各地被日军侵占,六堡茶的出口基本断绝,许多茶庄因此纷纷遭到停业或倒闭,产销一落千丈,销售几乎停顿。一直到1949年建国之前都停滞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许多茶园荒芜,六堡茶产业元气大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